【红色主题教育】追寻总书记足迹 感党恩跟党走 行学献党践初心

发布者:庾志华发布时间:2021-01-07浏览次数:36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背景阐述:学校始终坚守的育人价值,就是让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同学,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一个有家国认同感的人,是一个能发光、有价值的个体。”

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将充分运用“全课程”思维,把一切教育契机都变成同学们一节节成长大课,借此将红色文化教育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背景阐述:学校始终坚守的育人价值,就是让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同学,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一个有家国认同感的人,是一个能发光、有价值的个体。”

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将充分运用“全课程”思维,把一切教育契机都变成同学们一节节成长大课,借此将红色文化教育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师大附外的莘莘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

开展2021年红色主题教育体验

『追寻总书记足迹,感党恩跟党走,行学献党践初心』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红色主题教育


踏上一片红色热土,让红色教育“立”起来

感受革命先锋事迹,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重走一段长征之路,让红色教育“实”起来

聚焦一种革命精神,让红色教育“深”起来

追寻总书记的足迹,让红色教育“强”起来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园

感受一草一木一忠魂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全州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秀丽山水风光被更多的人看到,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一起走进这片红色热土:全州。

★ 不忘初心|湘江战役纪念园

纪念馆分三层,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生动表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说,舍生忘死的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理想信念,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取得奇迹般地胜利,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血战湘江,同学们在这里都会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将红色课堂“搬进”红色纪念馆:全体师生通过参观陈列馆中保存的历史资料、文物,深刻体会革命先烈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英勇斗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参观完毕之后,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复盘总结回顾,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交流、分享......

★ 铭记历史|公祭仪式

△每一面红旗旁,都安葬着一位红军英烈

来到庄严的祭奠广场,全体师生肃穆,正衣冠,公祭仪式正式开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集体默哀,瞻仰烈士纪念碑,观看学生代表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邓宇发表讲话

随后大家有序上前,瞻仰烈士纪念墙,追思英烈的丰功伟绩,献上亲手制作的白花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 声声入耳|齐诵仪式

诵读红色经典,不负韶华使命。同学们在校学工处领导的带领下,集体朗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工处李健秀主任领读《少年中国说》

铿锵有力的诵读之声,响彻整个广场。大家都沉浸在这个有温度、有色彩、有情怀的红色力量中。

初中部重走长征路走进兴安界首红军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红军堂这里是中国历史改写的地方,当年红军长征时,朱德、彭德怀等同志曾经在这里设临时指挥部。在这里我们将领略我党前辈的革命精神和远见卓识,感悟服从大局、严守纪律、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

这次附外学子用脚丈量血火浸漫过的热土,踏上了寻访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可谓是真正意义上一节“行走的党史课”。同学们不畏风雨举着红旗,迈着步伐,歌声嘹亮,行走在红军街上。

在行走中同学们都明白:弘扬长征精神,不是口号,更不是空话,风雨交加中,遥想当年红军战士长途跋涉的艰辛,大家体验更加深刻了。

不仅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还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先辈们为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大无畏精神。

★ 一场特殊的红色观展

在这里共同上了一节特殊的“思政课”——参观界首镇红军小学的红色文化展厅。该校的六年级毕业少先队代表为我们讲述了湘江战役、红军堂等故事。

今天也是这批小小讲解员们最后一次义务讲解,他们就要毕业了。孩子们像当年的红军一样站好了最后一班岗,稚嫩却生动的讲解获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和称赞。附外学子们也深受鼓舞,从弟弟妹妹身上学到了爱岗敬业的品质,体验到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观展之旅。

高中部走访毛竹山村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 乡村振兴|追寻主席足迹

桂北全州县才湾镇的脚山铺阻击战是1934年湘江战役时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红军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斗,也是事关中央红军命运的一场战斗。红军当年浴血奋战,就是为了今天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今天村里的人民生活怎么样了呢?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师大附外的师生代表们也追寻总书记足迹来到这里。

★ 劳动教育|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为了增进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帮助毛竹村环境进行美化,大家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整个拔草过程并不轻松,但每位学子都在认真而辛勤的劳动,大家都在感受着劳动的乐趣,深呼吸着芳草的气息。

看到这里杂草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享受着劳动的快乐,诠释着劳动最美的真谛。不仅体会到了农耕劳作的辛苦,也加深了对于分工合作,相互助力的集体意识。

★ 走进农户,感受乡村发展

  附外优秀学生代表跟随校领导一起来到了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拜访。以实地走访、交流互动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

通过走访了解到毛竹山村的蜕变得益于村里这些年来大力发展的葡萄产业。同学们对毛竹山村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心,积极提问,村民耐心解答,更加深了我们对当地的了解,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的初心。

希望这样的环节体验,能让同学们融入家乡,用脚步丈量沃土,在未来追梦路上绽放芳华,用知识开辟未来的“战场”,享受与家乡共同发展的快乐。

最后同学们发挥所学所长,亲笔书写了“爱党敬党”主题对联送给村民,并且赠送了学校的纪念礼物。

丰富多样的成长式体验活动,可以扩展每个人的生活领域和视野,在彼此的生命经验分享中,相互激励扶持,成就彼此生命的陪伴。开阔自身视野,拓展脑力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拓展训练是一种团队挑战,不仅仅是体能、更是意识。透过拓展任务,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更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拓展期间,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项拓展项目中。各组队员们相互配合,在激发个人潜力的同时,积极调整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打破隔阂,切实提高团队协作力与凝聚力。

100年劈波启航,100年峥嵘岁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时刻

青少年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

附外学子们将坚持弘扬“红船精神”

成为一个正义、正直、有担当的人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争做新时代优秀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