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外新生号2021”已经扬帆启航,
优秀的“掌舵人”为附外新生掌握方向,
我们永远不会偏航,
期待早日实现希望!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文国韬和党委书记王忠英为附外初一、高一的新生们分别开展了生涯规划讲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学校传统教育讲座。
文国韬校长:让优秀成为习惯
9月2日晚20:00,文国韬校长在广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报告厅为高一的新生们开展了以“让优秀成为习惯”为主题的高中生涯规划讲座。
文校长首先以“教育的使命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话题,告诉同学们充分发掘学习潜能的六个关键点:充分认识自我、大胆相信自我、勇敢挑战自我、热情激励自我和坦然面对挫折;接着,谈及培养良好习惯的六大步骤,从“习惯”到“良好的集体风气”,需要经过行为规范、榜样教育、持久训练以及检查表扬的逐步变化提升;除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同学们还需要培养终生受益的能力,即自学自我教育的能力,文校长用四个公式解释了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讲述了造成学习差异的三种现象——不好的学习习惯,心态问题、复习方法的不同;最后,文校长就怎样解决学习过程问题,给同学们传授了经验:
1.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复习永远排在作业前面,不复习不作业。还要分散复习,也就是每天复习当天知识,好于统一集中复习。
2.“学、查、改、纳”,学习过程一定要记笔记,课后学习要“查”和“改”,最后再归纳。
3.建立错题本,把三年的错题归纳到错题本上,那将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宝贵的学习资源。
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听讲,一边仔细地做好笔记。从现在做起,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让优秀成为习惯。
讲座的最后,文校长用雄鹰再生的故事激励同学们,正如宋代苏轼之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希望高一的同学们能做好自己的高中生涯规划,明确目标与志向,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学习,去打磨,精益求精,练就属于你们的超世之才!
王忠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学校传统教育讲座
9月3日晚18:40,王忠英书记在广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报告厅为初一、高一的新生们开展了以“伟大的国,卓越的校”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王书记就提及,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应当铭记的日子,从1945年距今已有76周年,让同学们致敬这场不屈不饶的抗争。
随后,王书记给同学们仔细地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用四个“最”概括中国实现的伟大成就:最中国的发展、最中国的捍卫者、最中国的行动、最中国的憧憬。自2012年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如今短短九年时间,亦是同学们逐渐成长的九年,正如王书记所说:“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更是拥有者。”
接着,王书记谈到了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历史与传统。书记还为同学们展示了《附外赋》,让同学们齐声朗读,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自1984年建校至今,附外人始终秉承“附外精神”: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经过几代附外人励精图治、奋力拼搏,附外逐渐发展、壮大,由规范办学到特色兴校,再到形成品牌,快速发展成为了广西最好、全国知名的外国语特色学校,创造了广西基础教育的奇迹。
听了书记的深情讲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已经渐渐融入到附外的学校文化环境中了。
希望同学们能时刻谨记:我们是外国语学校的主人,并以此为终身荣耀!